《我的晃荡的青春》是东野圭吾创作的首部自传性作品,讲述了他“摆烂”的成长经历和不羁的青葱岁月。从小学到大学,在让自己失望这件事上,东野的前半生的确没让自己失望过。不过,他的青春虽然晃荡,但是并不内耗。明确自己的目标便会马上付诸行动,“超绝的执行力”也是东野能成功的一大因素。
东野圭吾,日本作家,代表作品《白夜行》《信》《嫌疑人X的现身》等,被誉为“百年一遇的推理大师”。当我们认为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一定是努力型选手时,那我们就错了。书中讲到,从小学开始,东野圭吾就痛恨读书,没看完过一本小说,初中升入远近闻名的坏学校。在学校里,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四肢健全的毕业,高中整日痴迷李小龙,远大理想是能考上录取线最低的大学,落榜后进复读班,他依旧是学校最没心没肺的快乐学生。
当东野自己回忆起这段岁月时,他真诚地坦言:“创作时,我想起了很多以前发生的事情,街上的事、人们的事,以及那个时代的事。那时,我们并不是‘看上去好像很无能’,而是真的很无能,但当事人丝毫没有这份自知之明。”
《我的晃荡的青春》不是优等生的制胜秘籍,而是一个普通生的青春手记。拒绝内卷,偏要摆烂,这是东野圭吾的“躺平文学”,现在很大一部分青年有一种“卷又卷不过、躺又躺不平”的无力感,这种感觉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自我的否定,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努力。“内核”是当今的网络流行词,旨在说明坚定的价值观和信念带给人的稳定的生活态度。反观书中,东野圭吾的学生时期根本不卷,“啥也不干就是玩”是他的信条,但正是这段晃荡的青春岁月,让他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,养成他笑对挫折的勇气与胸怀,保全了让他受用一生的天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本书在创作时,东野圭吾回忆了很多当时的人和事,这些记忆犹如走马灯一遍遍在脑子里循环,当时的不以为意,长大后才发现有相当深厚的含义。基于此东野圭吾得以搭建起《白夜行》的世界,“故事发生的舞台都是那条街,那些阴暗的部分,我写进了《白夜行》;明亮的像傻瓜的记忆留给了《我的晃荡的青春》。”
挖掘其中的底层逻辑可以看出,当别人潜意识里认为“爱读书的孩子聪明、学习好”时,东野圭吾另辟捷径,并没有死磕学习,而是充满激情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。想写推理小说便马上买来纸笔,想去滑雪,便约上好友,即使没钱也不会不安,想做导演就立马行动,结果拍出的电影大受好评……某种程度上来说,“超强执行力”也是东野圭吾成功的原因之一。
所以,青年朋友们,不要悲伤,不要沮丧,鼓足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干劲,找准自己的节奏,慢慢生活。
©2018-2025 版权所有 东方星舰(天津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津ICP备2024019341号-1
手机:15630218497 邮箱:axlt6@qq.com